【介绍】
金线莲:金线莲别名金线兰、金丝草,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。它在民间使用范围较广,素有"药王"、"金草"、"神药"、"乌人参"等美称。经有关部门测定发现,金丝莲中氨基酸组成、成分、含量及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。几百年来作为民间常用草药。
冬虫夏草:冬虫夏草是虫草的一种,主产于青藏高原上,又简称“虫草”。但虫草不完全等同于冬虫夏草。与产于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相比,其他虫草功效成分含量很低,有些甚至对健康没有任何帮助。
【性状】
金线莲:本品呈皱缩卷曲,不规则状的干燥全草,根茎圆柱形,多弯曲,长1-5cm,表面棕褐色,茎节明显,下部集生2-4片叶,叶互生,多卷缩而完整,展开为宽卵形,表面黑棕色,下面暗红色,部分叶脉紫红色,叶柄基部鞘状抱茎,偶见总状花序顶生,花暗棕色,少见蒴果矩圆形,香气特异,味淡。
冬虫夏草: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。虫体似蚕,长3~5cm,直径0.3~0.8cm;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,有环纹20~30个,近头部的环纹较细;头部红棕色,足8对,中部4对较明显;质脆,易折断,断面略平坦,淡黄白色。子座细长圆柱形,长4~ 7cm,直径约0.3cm;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,有细纵皱纹,上部稍膨大;质柔韧,断面类白色。气微腥,味微苦。
【形状特征】
金线莲: 根茎较细,节明显,棕褐色。叶上面黑柴色,有金黄色网状脉,下面暗红色,主脉3~7条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序轴被柔毛,萼片淡紫色。气微,味淡。
冬虫夏草:子囊菌之子座出自寄主幼虫的头部,单生,细长如棒球棍状,长4~11厘米;不育柄部长3~8厘米,直径1.5~4毫米;上部为子座头部,稍膨大,呈圆柱形,长1.5~4厘米,褐色,除先端小部外,密生多数子囊壳;子囊壳大部陷入子座中,先端凸出于子座之外,卵形或椭圆形,长250~500微米,直径80~200微米,每一子囊壳内有多数长条状线形的子囊;每一子囊内有8个具有隔膜的子囊孢子。
【主要成分】
金线莲:含糖类成分(多糖13.326%,低聚糖11.243%,还原糖9.73%)、牛磺酸、强心甙类、酯类、生物碱、甾体,多种氨基酸,微量元素及无机元素等。
冬虫夏草:虫草酸、虫草素、氨基酸、甾醇、甘露醇、生物碱、维生素B1、B2、多糖及矿物质等。
【主治功效】
金线莲:清热凉血,除湿解毒,平衡阴阳、扶正固本,阴阳互补、生津养颜、调和气血、五脏、养寿延年的功用。入肾、心、肺三经,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,增强人体对 疾病的抵抗力。主治肺热咳嗽,肺结核咯血,尿血,小儿惊风,破伤风,肾炎水肿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、支气管炎、膀胱炎、糖尿病、血尿、急慢性肝炎、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,也兼除青春痘。
冬虫夏草:补虚损,益精气,止咳化痰。①抗菌,②免疫调节,③抗癌,④抗炎,⑤滋肾,⑥提高肾上腺皮质醇含量,⑦抗心律失常,⑧抗疲劳,⑨祛痰平喘,⑩镇静催眠。
【食用方法】
金线莲:与肉或骨一起炖、蒸均可。也可用清水煎服。
冬虫夏草:服用冬虫夏草补虚,要因人因病而异,或单药服用,或配合他药同用。可以煎水、炖汤、做成药膳服食,也可泡酒、泡茶等。